BNC貝克創意開發租借超跑整合行銷規劃

檢視相片

高中課綱文言文比例問題近來掀起莫大爭議,從文學、教育到政治的各個層面,都有人提出不同的論點,相較之下,「學生的聲音」似乎受到忽視。來自高雄中學、新竹高中、彰化女中、彰化高中的多個社團9日發表「致課審會的一封信」,表明希望文言文的比例能夠下降,期待有更多台灣文學的作品成為教材。

文言文排擠其他文學形式、降低文學教育的多元性

這封公開指出,長期以來文言文佔了課本太高的比例,嚴重排擠其他文學形式,降低了文學教育的多元性。學生上了那麼多年的國文課,走進書店,架上作家的名字卻常常一個都不認識。國文課對學生而言,比起文學教育,更像是文言文教育,但學生要的真的是這樣的國文課嗎?

過去學生所受的國文教育中,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講解文言文的字義,自國中以來如此,高中則更加嚴重,許多學校的國文段考題目與文言文相關的都超過九成,久而久之,國文課對學生而言,即成為了一門只要求學生每天不斷背課文背注釋背翻譯,不斷的為了文言文而默寫的科目。

「反正白話文你們都看得懂,沒什麼好教的!」

老師們把所有國文課都拿來上文言文,再告訴學生因為課程進度的壓力,白話文必須回家自己閱讀,「反正白話文你們都看得懂,沒什麼好教的!」讓學生感覺現在的國文教育不僅獨尊中國古典文學,而且不重視其他各式各類的文學作品。以賴和的「一桿秤仔」為例,這篇文章被選進課本已經超過10年,但大部分的老師不是唸過一遍就當作教完,就是要學生回家自己讀,有些老師甚至直接跳過不上。

檢視相片
出師表(取自網路)

出師表(取自網路)

這些學生社團質疑,真的只有文言文才能進行文學教育嗎?他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。在國文課學到的古人高風亮節、憂國憂民都過於抽象,即使國文老師將這些情操講得多麼高尚,但始終離台灣學子太過遙遠、沒有連結。學生在進入社團後了解台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受到的壓迫與剝削,再讀到賴和的詩句「世間未許權存在,勇士當為義鬥爭。」才具體感受到強烈的情懷,體會到當今社會發生的種種問題,需要以一樣的憂國憂民心情行動,去改變社會的不公不義。

體會文化傳承與生命意義的開展、關切社會重大議題……

而國語文領綱的課程目標中寫著「體會文化傳承與生命意義的開展」、「關切社會重大議題,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與能力」、「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,體認多元文化價值」,學生認為台灣文學有許多不同作家的作品可以充分達到這些目標。性別平等作為重大議題之一,女性書寫當然也不該在國文課當中缺席,從林海音到平路,台灣文壇不乏以女性觀點書寫的作家,還有除了女性書寫外也寫同志文學的李昂、朱天心等。

「文學,是有辦法貼近甚至乘載著人們的記憶與生命的」

學生社團指出,台灣是個族群文化與歷史複雜的島嶼,希望文學教育能夠擁有更多空間,讓學生透過文學更加了解自身文化、更加理解多元文化,持續關心本土事務與社會議題並實際參與。他們並非否定文言文的作品及其價值,只是認為文言文比例的下修,將會是台灣文學教育的一場改革,將會有更多的空間能夠選入讓學生更加了解族群、階級和性別議題的文學作品,也藉此培育更多擁有足夠素養參與公共事務、一同解決社會問題的學生。

因此學生社團希望文言文的佔課比例能夠下降,並期待有更多台灣文學的作品成為教材,因為他們相信:「文學,是有辦法貼近甚至乘載著人們的記憶與生命的。」

 


相關報導
文言文與白話文之戰》課審會登場 潘文忠:回到語文專業領域思考
文言文比率明審議 教團批:政治力拉扯搶掉最大篇幅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96%87%E8%A8%80%E6%96%87%E8%88%87%E7%99%BD%E8%A9%B1%E6%96%87%E4%B9%8B%E企業資源台龍結婚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%%AA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onm3sbf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